很可能是魔鬼

Le diable probablement(1977)

很可能是魔鬼在线观看和下载
【温馨提示】选择并点击进行播放

《很可能是魔鬼》下载资源

《很可能是魔鬼》相关推荐

4. 随心所欲/ 安娜·卡里娜、萨德·里波特
5. 穆谢特/ 娜丁·诺蒂尔、Jean-Claude Guilbert
6. 红色沙漠/ 莫妮卡·维蒂、理查德·哈里斯
7. 牺牲/ 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
8. 让娜·迪尔曼/ 德菲因·塞里格、亨利.斯多克
9. 冬日之光/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马克斯·冯·叙多夫
10. 鬼火/ 莫里斯·罗内、莱娜·斯克尔拉

《很可能是魔鬼》剧情内容介绍

《很可能是魔鬼》在线观看和下载

剧情内容介绍

很可能是魔鬼原名:Le diable probablement,又名大概是魔鬼、The Devil Probably、心魔

该片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一个忧郁的巴黎青年人努力寻找现代大都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故事。他在宗教,政治中找不到幸福和生活的理由,甚至在他自己身上也找不到。于是他把时间花在两个**的身上,希望这样能够永久联系在一起。

发布于1977年。由罗伯特·布列松执导,并且由编剧罗伯特·布列松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亨利·德莫布朗、Antoine Monnier、Tina Irissari、Laetitia Carcano、Nicolas Deguy、Régis Hanrion、Geoffroy Gaussen、Roger Honorat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77-06-15(法国)公映的电影。

豆瓣评分7.9,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类型为剧情的电影。创作于法国地区,具有法语语言版本。

很可能是魔鬼获奖情况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评审团奖。

很可能是魔鬼资源介绍

很可能是魔鬼在线观看资源:目前最高清晰度为:HD,为高清版本,推荐观看。(注意:网络慢的用户不适合观看,请选择低清晰度版本观看)。

豆瓣评分7.9,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很可能是魔鬼评论

..
2022-03-04

以前会觉得布列松过于冷漠 现在觉得他是超脱人类集群的理性和客观 虚无一切都是虚无 爱情政治宗教都是可有可无 当我真正完全的厌恶这个世界 才发现他的描绘是如此恰如其分 失望的尽头是否是虚无抑或反之 整部色调都青青暗暗 素寡疏离沉闷无望 戛然而止的死亡是必然 讲不完那句话 甚至会在他转头后毫无征兆的** 结局 便也只能以死亡作为结局和出路 除此之外我找不到方向

..
Aloysha 2021-03-13

作者纬度里为数不多的有鲜艳**背景的作品。冷战后期的核恐怖、后工业化环境污染、宗教规劝的无效,布列松仍然机械地将**热点“冷”处理了。只是这一次电影中的主角呈现出了某种异质性:巴黎青年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知识分子式的高度自觉,心怀人类的悲悯不如《乡村牧师日记》般具有普世性。这可能也是李沧东的某些作品的问题所在:批判**症结的锋利或许会在病理性上停留过久,从而使得具体情节桥段功能性过强。

..
不朽** 2021-02-23

布列松用令人窒息的影像近乎绝望地探讨了现代社会青年存在主义的命题和虚无主义的泛滥。演员木偶论完美地契合了电影的深层所指,向我们呈现了现代青年被社会异化到身体和灵魂都备受折磨的虚无状态。在布列松标志性的局部特写中,这些青年成为绝对的主角,其他所有人物只是*务于剧情的工具,所以一个部**特写即可代替。极简主义造成的画面内容缺失由声音进行弥补,影像上的空缺代表人物内心的空虚,而先于影像的画外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空虚 在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的过剩造**们精神上的空虚。布列松巧妙地将电影置于这个**背景,提出对环境破坏,***威胁,宗教信仰缺失,爱情观畸形等社会问题的思考,最终引申出当代青年急于找寻自身存在价值与人生意义而又无法找到出路的焦虑与迷茫 这些问题很可能归结于魔鬼,毁灭可能是唯一出路

..
Lycidas 2020-02-11

@arsenal berlin 布列松对于人类社会的冷眼到这个阶段已经趋于全面绝望甚至残酷,在他看来什么都无法带来拯救:政治不能,科学不能,宗教不能,爱情也不能。资本利益驱动下人性如薄冰,一碰即碎。大量机械运动的特写(电梯、公交车门、**等等)与人的行为并列出现,使得人物的僵硬与漠然更为突出。

..
冰红深蓝 2019-06-16

布列松倒数第二作,获柏林评审团**。1.布列松最有时政性和社会性的作品,在刻画一个遍寻生活意义无果的青年***的最后岁月的同时,插入了多段纪录片影像,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统计报道(棍击小海豹残忍),以及课堂上对核电站风险的讨论和教堂内对***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质询。2.尽管是彩**,但无论是*装还是环境空间均为冰冷肃杀的色调(棕、灰、黑)。3.对肢体动作的大特写,人物冷漠空洞的神情,以及爱情、政治、宗教、心理治疗等多方面均无出路的体验,浓浓的虚无感至终渗入了观影者心中,结尾话未说完的猝然死亡则更彰显出无情的世事冰冷。4.对伐木树倒的镜头的无尽叠加,噪音,间或插入主人公紧捂耳朵的近景,令人窒息。5.在教堂里播放着赞美诗乐,瘾君子却在狂盗捐赠箱的硬币,如此绝望地呈现出赎救的不可能。(9.0/10)

..
451½°F™ 2019-05-03

纪实主义与强烈现实感的粗暴介入,让冷静的布列松也不可避免得卷入滚滚的左派浪潮中,当然导演本人的态度与观众们接受感不可同日而语,「很可能是魔鬼」的确是当时人类对于世界乱相的直观心声,叛逆的青年人与**则是另一种毁灭世界的魔鬼,只是如今看来连叹息都泯灭了。

..
墓岛GRAVELAND 2017-11-11

某种对于"现代性",甚至"后冷战"、"后现代"回应、萨特存在主义或唐璜 "行为"只代表其自身的机械仪式,但个体叙事及其倒叙结构在被布列松泛化为人类、自然的向死而生,关于灾难与环境问题纪录影像超验地并置,自然冲动之于人类社会之喻退隐,取而代之增加由存在主义通向(或"回归")自然

..
_Esperanza__ 2014-03-15

从来没有觉得布列松如此虚无主义过。难得地对于电影内大段深而远的对话有了初始的理解(至少说共鸣)。感觉是某种观影上的转折点(又或许不是)。决定在看伯格曼之前(或同时)要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黑塞了。

..
沈念 2013-08-12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权利?金钱?享受?**?...不,不会是这些。梦想?梦想一旦实现就没有意义。爱***情一旦获得就会失去。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厌恶生,却也不渴望死。意义,生的意义,死的意义,那意义不在生也不在死,而是超脱于此之外。

..
彌張 2013-03-17

长发少年很美,背着蓝色布包。画面简洁,色调舒*,基本都是中景,只能看到下半张脸,让人感觉压抑局促,却和整体孤独忧郁感很吻合,这种表达方式很独特,波兰海报多贴切